曹文轩:游走于童心与哲学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者视点

曹文轩:游走于童心与哲学间

时间:2016-04-29 08:30:16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曹文轩
  “永恒的追随”

  明代李贽以为:“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曹文轩本着一颗童心,游走于儿童文学与哲学间,辟出恒久动人的儿童文学乐园。

  “文学作品如何能永恒?”“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该命题源自曹文轩对“儿童文学”的构成中“儿童”和“文学”的属性思考,他赋予“儿童文学”永恒的生命特性和“艺术至上”的文化品格。“我的《草房子》《青铜葵花》等作品写的是中国故事,故事背后却是人类主题……我的故事中描写的,任何国家的人都能产生共鸣。”曹文轩的作品不注重描摹当今儿童的生活和情感,更多书写属于作者亲历的童年经验和生活,故事背后却是人类主题和哲学的命题。曹文轩坚信“一个作家必须尊重自己的经验,只能去写他熟悉的生活。”为此,他的文学恒久打动了不同历史时空的孩子,包括已长大成人的“曾经”的孩子。

  “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草房子》是格调高雅的儿童文学,也是相对完整的个人经验。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在油麻地度过了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震撼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洁白无瑕的情感,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间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体验死亡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乡土中国,是作者亲历过的童年。它以永恒的文学观和感动的力量——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殷殷情爱,深深打动着当今不同时空的青少年。可见,让人恒久感动的本质东西,今昔不曾改变,这也是曹文轩坚守的“永恒”的文学追求。

  “悲悯的情怀”

  国际安徒生奖颁奖词如此评价:“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

  曹文轩的作品有个重要特点,就是描写苦难。《红瓦》、《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等,都描摹了穷困的乡村生活、饱经磨难的人们、正面品格的坚守……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过各种厄运的民族,但很多年后再回顾这段历史时会发现,人们在磨难的同时,也收获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从苦难中升华出的真善美的人性——曹文轩称其为“悲悯精神”。在这物欲横流泥沙俱下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悲悯情怀。

  《青铜葵花》中,城市七岁的孤女葵花走进哑巴少年青铜的农家。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青铜一家老小相濡以沫、同心协力,艰辛而快乐生活着,从容坚韧地应对着火灾、水灾、蝗灾等一切苦难。在饥荒最危急时,村长带领村民高歌雄壮的歌,号召大家:“把腰杆挺直,挺成一棵树。”作者所呼唤的,不仅是个人面对苦难的态度,更是整个民族对待苦难应有的强韧风范。

  曹文轩告诉他的大小读者们如何勇敢、如何坚强、如何去爱,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爱。他把人物置于中国社会的背景下,描写人类普遍的情感,如父爱、友情、爱情、苦难、坚韧等,从而使任何国家的人都能产生共鸣。他认为,“我们必须将笔触探到人性底部,那里有共通的人性,有人类共同的喜怒哀乐、共同的向往和情怀以及共同面临的苦难。”作者以悲悯的情愫投入人生,以乐观的品格超脱人生,字里行间常常隐现含泪淡笑的人道主义者的温情。

  “中国种子世界花”

  有感于国外优秀作品的“图画书传播”,而中国于此的滞后,曹文轩开始接触图画书。他把图画书理解为“所有的文学艺术门类里头离哲学最近的一个门类,它回答的问题看上去是最简单的问题,而最简单的问题恰恰是哲学问题。”回答恒定的“原问题”,图画书轻盈便捷。于是,《曹文轩纯美绘本》、曹文轩绘本馆笨笨驴系列、曹文轩绘本馆《 夏天》和《烟》、曹文轩作品萌萌鸟系列、《曹文轩画本草房子》、《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图画书典藏红葫芦》等图画书,坚守“艺术至上”的文学观,走进了人们的审美世界。

  2014年,天天出版社、曹文轩儿童文学艺术中心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种子世界花”含苞怒放:《羽毛》是和巴西最好的插画家合作;《烟》的绘者是英籍华裔青年画家郁蓉,兼容中国剪纸加上国际化的视野;《草房子》由德国著名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绘制插图版;《我不想做一只小老鼠》、《小野父子去哪儿了》、《帽子王》邀请三位意大利著名插画师绘制;《远方》的绘者为丹麦的波德·宝森……,把中国的作家、故事和世界的插画家、插画创作连接在一起。

  曹文轩说:“他们是外国画家,他们是在另样的文化情境中阅读了我的文字之后作出的画。与中国画家相比,他们面对我的文字一定少感受到了一些东西,可也一定多感受到了一些东西。”

  目前,“中国种子世界花”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影响力,作品被国外出版社广泛关注并购买版权。这正是是成功的范例和坚实的例证。


 

推荐资讯
 山东扛起新”儒商”大旗,新儒商精神助力山东新愿景
山东扛起新”儒商”大
复兴中国梦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炎黄明师2016祭孔暨炎黄儒商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复兴中国梦要从传统文
2016首届炎黄明师文化艺术交流暨STEVE LANE此时此地作品展
2016首届炎黄明师文化
炎黄明师工作委员会首期筹备委员会暨炎黄儒商双创联盟首批创始合伙人签约仪式成功举办
炎黄明师工作委员会首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